Pages

Saturday, June 27, 2020

逆行援鄂天使梁小霞仁心勝恐懼捨身留霞光- 香港文匯報 - 香港文匯報

hitagajah.blogspot.com
■ 梁小霞(右一)和醫院同事們的合影。 受訪者供圖■ 梁小霞(右一)和醫院同事們的合影。 受訪者供圖

穿梭的車流,熙攘的人群,街頭巷尾帶人間煙火氣的地攤小販賣力地吆喝......曾被疫情按下暫停鍵的城市正逐漸回歸發展正軌。「大家期盼的『春天』真的來了,如今家鄉的茉莉花開得正盛,但是小霞卻再也看不到了。」劉芳眼眶泛紅,哽咽說道。劉芳和梁小霞同是南寧市第六人民醫院的護士,也是廣西同一批支援湖北的醫護人員,並且年齡相仿的兩人還是好友。梁小霞在武漢抗疫一線倒下,經過數月的搶救不幸離世。「如果可以,我希望小霞不是英雄,只要她健康、平安歸來就好。」劉芳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記者採訪時說,在一線每天看重症死亡患者數字不斷刷新,即便勇敢、堅強如梁小霞,也曾有一刻感到害怕、無助,只是作為醫護工作者,在關鍵時刻,他們只能也只會選擇挺身而出。 ■香港文匯報記者 曾萍 南寧報道

廣西第七批援鄂醫療隊支援的是武漢協和醫院西院(以下簡稱「協和西院」),隨第一批隊伍抵達武漢方艙醫院援助的南寧市第六醫院護理部副主任李玉環依然清楚記得,2月24日,她第二次前往梁小霞所在駐地,見到梁小霞時她正帶援鄂的護士們一起做穿脫防護服的訓練。

最年輕隊員 害怕化動力

同為一線醫護人員,李玉環深知一線工作存在的風險,彼時最令她掛心的便是全隊年紀最小的梁小霞。

李玉環特意找到梁小霞問:「小霞,危重患者和開放氣道的病人多,風險會很大,你害怕嗎?」

李玉環記得梁小霞十分樂觀地回答說,她到了武漢才知道有那麼多人在等醫護人員去救命,重症死亡的人數天天都在增加,疫情這麼嚴重,那一刻心裏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已經勝過了害怕。「我們一線醫護人員每天看死亡數字不斷增加,我知道每個人壓力都非常大,我告訴小霞隨隊有心理醫生,害怕的話可以直說。我知道她一個年輕的姑娘看到這種場面難免會害怕或者感到有壓力。然而她卻告訴我,這種關鍵時刻我們作為醫護人員只能硬扛了,扛才能把這次疫情扛過去。」

和梁小霞一同援鄂的劉芳一語道破:「要說不怕嗎?似乎也不太準確,看到疫情遠比我們想像的嚴重這麼多,肯定有一刻是害怕的,但是當時的情況下,用『沒時間感到害怕』來形容倒更貼切。」

劉芳說,出發前她和梁小霞每天一起做防護練習,梁小霞說得最多的便是「再來一次」,「或許小霞這麼拚命地練習,正是把心底那一份害怕變成了動力,她害怕的不是直面病毒,而是自己做得不夠好,沒有幫助病人們打敗病毒。」

最美的印記 護目鏡留痕

「為了能去援鄂,小霞私下找了我好幾次,告訴我她能順利完成大學學業,多虧了國家的助學貸款政策,此刻國家有難她特別想出自己的一分力。」李玉環說,梁小霞十分珍惜此次援鄂的機會,「每天下班回到駐地宿舍,她還會繼續學習血管走向,一遍遍練習盲穿。」

李玉環記得那天,梁小霞興奮地給她發信息,告訴她靜脈穿刺和動脈血氣採集都是一次性完成的,從梁小霞的語氣中,李玉環能真切感受到她的那種由心而發的開心和驕傲。

在一線與病毒「戰鬥」,每位醫護人員除了三層口罩,不少近視的隊員還得套上護目鏡,再加上厚重的防護服,稍微動一下呼出的熱氣便能把護目鏡蒙上一層霧氣。

「穿上防護服稍微走快一點,都會累得喘不上氣。」同一個護理團隊的隊友潘桂碧最佩服的便是戴三層外科手套、兩層護目鏡的梁小霞給患者進行靜脈穿刺時,總能一次便穿刺成功。

潘桂碧也清楚地記得,有一次和梁小霞交接班時,剛脫下防護服的她臉上布滿了口罩和護目鏡的勒痕,「她當時還笑說那是青春奮鬥的印記,還和我們相約回廣西要一起去美容。」

讀文匯報PDF版面

Let's block ads! (Why?)




June 28, 2020 at 12:33AM
https://ift.tt/3g5dZ38

逆行援鄂天使梁小霞仁心勝恐懼捨身留霞光- 香港文匯報 - 香港文匯報

https://ift.tt/2YcquUl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